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分布式文件系统-HDFS
阅读量:5874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19

本文共 302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0 分钟。

HDFS

   Hadoop的核心就是HDFS与MapReduce。那么HDFS又是基于GFS的设计理念搞出来的。

   HDFS全称是Hadoop Distributed System。HDFS是为以流的方式存取大文件而设计的。适用于几百MB,GB以及TB,并写一次读多次的场合。而对于低延时数据访问、大量小文件、同时写和任意的文件修改,则并不是十分适合。

 优点:

      1)适合存储非常大的文件

      2)适合流式数据读取,即适合“只写一次,读多次”的数据处理模式

      3)适合部署在廉价的机器上

缺点:

     1)不适合存储大量的小文件,因为受Namenode内存大小限制

     2)不适合实时数据读取,高吞吐量和实时性是相悖的,HDFS选择前者

     3)不适合需要经常修改数据的场景

   数据块:

     每个磁盘都有默认的数据块大小,一般就是521字节。这是磁盘进行数据读写的最小单位。HDFS同样也有块(block)的概念,但是大得多,有64MB。与单一磁盘上的文件系统一样,HDFS上的文件也被划分为块大小的多个分块。但是还是有所不同,比如HDFS中小于一个块大小的文件不会占据整个块的空间。

    对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快进行抽象的好处:

    1)一个文件的大小可能会大于网络中任意一个磁盘的容量,文件的所有块并不需要存储在同一个磁盘上,因此可以利用集群上的任意一个磁盘进行存储,但是对于HDFS来说,它是存储了一个文件。

        (这不就正是我们要的效果吗) 

    2)以抽象块为存储单元,简化了设计。还方便块的备份。

 

 

   

 

         HDFS的架构如上图所示,总体上采用了Master/Slave的架构,主要有以下4个部分组成:

       1、Client

            客户端,就是我们通过调用接口实现的代码。

       2、NameNode

           整个HDFS集群只有一个NameNode,它存储整个集群文件分别的元数据信息。这些信息以fsimage和editlog两个文件存储在本地磁盘,Client通过这些元数据信息可以找到相应的文件。此外,NameNode还      负责监控DataNode的健康情况,一旦发现DataNode异常,就将其踢出,并拷贝其上数据至其它DataNode。

      3、Secondary NameNode

          Secondary NameNode负责定期合并NameNode的fsimage和editlog。这里特别注意,它不是NameNode的热备,所以NameNode依然是Single Point of Failure。它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担一部分             NameNode的工作(特别是消耗内存的工作,因为内存资源对NameNode来说非常珍贵)。

      4、DataNode

           DataNode负责数据的实际存储。当一个文件上传至HDFS集群时,它以Block为基本单位分布在各个DataNode中,同时,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,每个Block会同时写入多个DataNode中(默认为3)   

 

      那么文件如何存储的呢?

     要存储的文件会分成很多块,存到Datanode里。分块的原则:除了最后一个数据块,其它数据块的大小相同,一般为64MB or 128MB。 每个数据块有副本(一般为3):副本多了浪费空间。 

    副本存储:在大多数情况下,副本系数是3,HDFS的存放策略是将一个副本存放在本地机架的节点上,一个副本放在同一机架的另一个节点上,。

    HDFS通信协议 

     所有的 HDFS 通讯协议都是构建在 TCP/IP 协议上。客户端通过一个可 配置的端口连接到 Namenode , 通过 ClientProtocol 与 Namenode 交互。而 Datanode 是使用 DatanodeProtocol 与 Namenode 交互。再设计上, DataNode 通过周期性的向 NameNode 发送心跳和数据块来保持和 NameNode 的通信,数据块报告的信息包括数据块的属性,即数据块属于哪 个文件,数据块 ID ,修改时间等, NameNode 的 DataNode 和数据块的映射 关系就是通过系统启动时 DataNode 的数据块报告建立的。从 ClientProtocol 和 Datanodeprotocol 抽象出一个远程调用 ( RPC ), 在设计上, Namenode 不会主动发起 RPC , 而是是响应来自客户端和 Datanode 的 RPC 请求。 
    (这个在我们进行hadoop文件配置的时候就可以感受到,都是通过一个Ip地址加上一个端口号来访问对方的)

      文件读取的过程如下:

  1. 使用HDFS提供的客户端开发库Client,向远程的Namenode发起RPC请求;
  2. Namenode会视情况返回文件的部分或者全部block列表,对于每个block,Namenode都会返回有该block拷贝的DataNode地址;
  3. 客户端开发库Client会选取离客户端最接近的DataNode来读取block;如果客户端本身就是DataNode,那么将从本地直接获取数据.
  4. 读取完当前block的数据后,关闭与当前的DataNode连接,并为读取下一个block寻找最佳的DataNode;
  5. 当读完列表的block后,且文件读取还没有结束,客户端开发库会继续向Namenode获取下一批的block列表。
  6. 读取完一个block都会进行checksum验证,如果读取datanode时出现错误,客户端会通知Namenode,然后再从下一个拥有该block拷贝的datanode继续读。

     写入文件的过程如下:

  1. 使用HDFS提供的客户端开发库Client,向远程的Namenode发起RPC请求;
  2. Namenode会检查要创建的文件是否已经存在,创建者是否有权限进行操作,成功则会为文件创建一个记录,否则会让客户端抛出异常;
  3. 当 客户端开始写入文件的时候,开发库会将文件切分成多个packets,并在内部以数据队列"data queue"的形式管理这些packets,并向Namenode申请新的blocks,获取用来存储replicas的合适的datanodes列表, 列表的大小根据在Namenode中对replication的设置而定。
  4. 开始以pipeline(管道)的形式将packet写入所 有的replicas中。开发库把packet以流的方式写入第一个datanode,该datanode把该packet存储之后,再将其传递给在此 pipeline中的下一个datanode,直到最后一个datanode,这种写数据的方式呈流水线的形式。
  5. 最后一个datanode成功存储之后会返回一个ack packet,在pipeline里传递至客户端,在客户端的开发库内部维护着"ack queue",成功收到datanode返回的ack packet后会从"ack queue"移除相应的packet。
  6. 如 果传输过程中,有某个datanode出现了故障,那么当前的pipeline会被关闭,出现故障的datanode会从当前的pipeline中移除, 剩余的block会继续剩下的datanode中继续以pipeline的形式传输,同时Namenode会分配一个新的datanode,保持 replicas设定的数量。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GuoJiaSheng/p/3919075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更改tomcat的根目录路径
查看>>
51nod 1292 字符串中的最大值V2(后缀自动机)
查看>>
加快ALTER TABLE 操作速度
查看>>
学习笔记之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教程(第一版)
查看>>
基本网络概念
查看>>
将 ASP.NET Core 2.0 项目升级至 ASP.NET Core 2.1 RC 1
查看>>
js提交图片转换为base64
查看>>
学习CodeIgniter框架之旅(二)继承自定义类
查看>>
Y2161 Hibernate第三次考试 2016年8月18日 试卷分析
查看>>
Angular CLI 使用教程指南参考
查看>>
PHP 程序员的技术成长规划
查看>>
用于守护进程的出错处理函数
查看>>
AppCan可以视为Rexsee的存活版
查看>>
【转】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状态为“可疑”的解决方法
查看>>
事件、委托、委托方法的总结(使用EventHandler<>)
查看>>
Revit API 创建带箭头的标注
查看>>
jetty启动报错Unsupported major.minor version 51.0
查看>>
Xamarin.Android开发实践(七)
查看>>
彩色图像上执行Mean Shift迭代搜索目标 ,维加权直方图 + 巴氏系数 + Mean Shift迭代...
查看>>
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
查看>>